立嘉展發布2018年機械裝備行業市場預測報告
時間:2018-09-05隨著國家穩步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智能制造等工程,工業發展穩中有進,供給側結構改革效應持續顯現,新的經濟動能在不斷加強,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創下新高,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催生了機器人制造產業的高速增長,隨著3C產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上游產業鏈的增長,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三新”)在宏觀經濟中的作用不斷凸顯。經統計,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國新經濟占總體經濟規模比重的均值為31.0%左右,已經占據中國總體經濟規模的約三分之一。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正成為工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立嘉會展于11月初通過走訪重點行業協會、企業,并向全社會開展了2018年度制造業重點用戶企業需求調查,且實地拜訪多家用戶企業,針對不同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調研。通過調研,2018年機械裝備行業市場呈現以下幾點特征:一是目前國內機械裝備行業雖然有進步,但所提供的裝備不能滿足目前有大量需求的有效市場,如:航天航空、軍工、船舶、電子精密等高端制造。進口高端裝備仍然是市場的主流趨勢。有的國內機械裝備技術進步,與世界名牌技術進步有拉大距離的趨勢。二是雖然機械裝備行業有亮點,工具配套行業有產銷兩旺的景象,但供給側結構改革效應陣痛仍然會持續全年,量大通用的數控設備和普通機械裝備產能仍然過剩,全年處于一個深層次調整中。三是價優、質高的有特色機械裝備市場上升通道已打通,市場容量增大,新增智能機械裝備形成裝備市場需求的主流,服務+優質+優價應是行業長期價值觀。
隨著行業對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的裝備、技術需求的日益增加,依靠技術創新占據市場成為企業發展方向,在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大環境下,經濟、政策變化使各行各業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更多機會。
近年來,隨著汽車輕量化、電子等產業高速發展,鋁加工行業發展趨好,但目前行業發展仍然存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壓力劇增、同質化競爭加劇、缺乏技術創新開發等挑戰。中國鋁業協會曾黎濱會長表示,隨著鋁的應用越來越廣,深加工將成為重點。未來3-5年,鋁深加工將會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輕軌、地鐵、云軌)、汽車業輕量化(乘用車、商用車:掛車、箱車、罐車等)、市政設施(天橋、管廊)、通訊5G、筆記本、手機、建筑模板、海洋裝備(直升機平臺,鉆井平臺)、郵輪、游艇,航空母艦等艦船材料,鋁合金建筑外墻,包裝(易拉罐、軟包裝),機械工裝模具等相關行業領域成為發展趨勢,也是重點投資領域。
作為機械行業基礎行業,鍛壓行業正向著精密化、數字化、高效化、輕量化、高品質低耗化方向發展,2016年,中國鍛件總產量1016.84萬噸位居世界第一。重慶鍛壓行業協會劉君儒秘書長為我們描繪了鍛壓行業2018年-2022年發展趨勢,他認為未來幾年鍛造主機的更新改造主要以電動螺旋壓力機和熱模鍛壓機替換摩擦壓力機,但需求量比前幾有所減少;加熱爐以更加高效節能的裝備替代現有的中頻感應加熱爐,需求量有所增加;下料裝備以高效率更加節省下料損耗的裝備替代原有裝備,需求量有所增加;鍛造企業的智能化、鍛造生產線的自動化將成為鍛造企業進行更新技改的非常重要的內容,需求量將大大增加。
我國是世界模具制造、消費和貿易大國,2017年上半年我國模具進出口總額為34.785億美元,同比增長8.15 %。在全球制造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模具企業精準對接上、下游產業,模具工業穩步發展。重慶市模具工業協會趙青陵秘書長認為,模具制造將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向創新、提質增效和進一步國際化方向發展,模具產品將繼續向大型、精密、高性能、集成化及專用加工單元方向發展。未來3-5年,模具工業將重點發展數字化模具制造技術和信息化管理技術,提升模具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能力,構建市場引導下的集成與協同創新環境,加快模具行業提質增效、優化升級。
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川北中心主任肖劍在采訪中提到,“再制造”一詞的出現,賦予了維改行業新的定義。歐美等國的再制造產業已深入到汽車、工程機械、工業設備、國防設備等領域,而國內再制造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目前,中國還沒有為大量工業機電產品、汽車、電子電器產品報廢做好準備,發展再制造產業勢在必行。2017年10月31日,工信部出臺《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指出,到2020年要推動建立100家高端智能再制造示范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服務企業、信息服務平臺、產業集聚區等,帶動我國再制造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智能再制造,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作為循環經濟“再利用”的高級形式,再制造產業的發展打通了“資源-產品-報廢-再制造產品”的循環型產業鏈條,為工業綠色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重慶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現已形成了電子、汽車、裝備、化醫、材料、消費品、能源“6+1”支柱產業體系和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物聯網、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業經濟呈現有質量有效益較快增長良好態勢。對企業需求調研結果表明,轉型升級、智能化發展催生市場需求,億萬級采購需求頻生,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投資規模達180億元,包括智能整車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等,10年達到400萬臺目標,北汽銀翔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也將在智能整車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投資10億元。重慶秋田齒輪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大江美利信壓鑄公司、長安汽車工藝部、重慶龍潤汽車轉向器有限公司等企業均將加大智能制造技術及設備、產品的投資。
隨著國家對航空航天、兵器制造等領域投入的加大,軍民融合等國家政策深入推進,軍民融合成為大趨勢,相關部門也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軍民融合發展。航發624院中國航發四川燃氣渦輪研究院 ,與相關政府部門共同出資建立新都院區;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公司,投資數十億元,采購五軸機床、智能生產線、特種設備等國內外高端裝備。重慶惟覺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采購高精設備、生產線。廣元產業園區投資2億元,建設聲學零部件項目(一期),主要采購特種設備、智能生產線等。瑞泰美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建設醫用耗材項目。軍民融合促使高端裝備市場迎來新增點。
從重慶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裝備處獲悉,為更好的順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趨勢,2018年政府將廣泛開展機器換人行動,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圍繞產業轉型升級、資源整合、創新發展等展開工作。